网友提问:

养生学中对于生命的认识「建议收藏」

优质回答:

生命是养生的基础。如果没有生命。何谈生命的维持和延续。只有充分认识生命。把握生命的规律。养生学才能顺应生命的规律。最终达到养生的目的。中医养生学对于生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认识。

(I)生命源于宇宙

人类生命的源泉是宇宙。是宇宙中的天地日月创造了生命。尤其太阳和地球。对于生命的形成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。正如《素问?宝命全形论》中所说。“人以天地之气生”。生命是由无生命的物质演化而来。这些无生命的物质来源于天、地、日、月、火。其中。太阳的火是人的生命能量的来源。而地球的水是构成生命形质的原料。无生命的物质化为生命物质一太虚元气。太虚元气最终形成生命。这样。在天、地、日、月、水、火的相互作用下。生命形成了。

(2)生命维持延续的条件

①顺应环境。《素问?宝命全形论》云。“……四时之法成”。人起源于大自然。是大自然中的一部分。同样。人的生命和延续也离不开大自然。只有掌握自然规律、顺应自然规律。人类的生命才能够顺利延续。如果违背自然规律或者自然界本身出现反常。达不到人类自身与外界环境的协调、平衡和统一。人类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。人的生命也会受到大自然的威胁。

②阴阳协调。阴阳是生命的根本。如果阴阳失调也会影响生命的维持和延续。人是阴与阳的统一体。人们的生命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化气与成形的过程。其中。阳化气。阴成形。化气与成形是对立统一的关系。它们既相互排斥。又相互依存。还此消彼长。只有化气、成形相互制衡、协调时。生命才会保持正常状态。如果出现失调。即一方过于衰弱或旺盛。另一方也会受伤。生命也会出现异常。

③气旺盛。前面我们已经讲过。太虚元气是生命本源物质。气是构成人体生命的最重要的原材料。它能够决定人的生老病死。如果气旺盛。则人的生命力较强。生命得以维持和延续;如果气虚衰。则人的生命力较弱。抵御外邪的能力就会减弱。人体就有可能得病。

④其他条件。在人的生命维持中。精、神、津液、血液也是必不可少的。例如。精是人们生命的开始。只有精形成了。才开始形成五脏、骨骼、脉、筋、皮肤、肌肉等;血液能够在人体周身循环。为人体进行各项活动提供充足的能量;神是精神。是意识。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。它与生命存亡息息相关;津液能够滋养骨髓、滋润皮肤、润滑关节。

(3)生命的运动

生命是气运动的形式。它是气不断聚集、分散、离合的过程。气在升降出人运动中。实现气化。调理人的生命活动。为强身健体、预防疾病打下了良好的基础。